Post Thumbnail
走路草農/藝團全新創作《常備記憶》登場馬祖藝術島 以軍糧罐頭重構台灣離島的記憶風景

 Line

WeChat

關注農業、家庭記憶與地方歷史的交會,來自台灣的藝術團體──走路草農/藝團成員劉星佑、陳漢聲 2025年全新共同創作,位於東引鄉劉依祥宅的《常備記憶》,是一件結合攝影、陶瓷、書寫和鎢絲燈的裝置作品。
《常備記憶》借用了軍糧罐頭的意象,也融入象徵台灣農產的芒果,以及只有在離島才會遇見的貝類,把這些元素轉化為陶瓷與文字,再用燈光營造出像防空洞或倉庫般的氛圍。這樣的設計,讓原本應該是存放常備食物的軍糧罐頭,轉化為保存記憶的容器。
而這次作品所在地點「劉依祥宅」,最早是在 1935 年由當時被稱為「東引首富」的林文湧興建,1955 年軍隊進駐東引時,這裡一度被當作指揮部辦公,後來在 1964 年由劉依祥先生買下來開設「祥記商店」,一樓是雜貨店,二樓是倉庫,而這次作品就展示在二樓,正好呼應了「物資儲藏」的歷史背景。
劉星佑曾在2024年以持續十五年創作計畫《我的父親母親》的延伸作《地址不再有效》,榮獲京都國際攝影節KG+SELECT大獎,也是首位獲此獎項的台灣藝術家。這次作品也延續了劉星佑長期進行的攝影計畫《我的父親母親》,回應冷戰時期國族與家庭之間那種微妙的張力,也提醒我們,在當國家與家庭的經驗交疊時,我們真正儲藏下來的,是物資,還是那些難以言說的歷史與情感呢?
第三屆馬祖國際藝術島,拍楸 —— 你的海洋,我的陸
展期:2025/9/5-11/16
藝術島各項資訊:https://portaly.cc/matsubiennial
圖/DY04_走路草農_藝團Walking Grass Agriculturei 《常備記憶 Standby Memory》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