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humbnail
百年地景調和景觀新美學 貢寮雞母嶺水梯田優美再現

 Line

WeChat

百年水梯田注入景觀新美學!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與「遇見雞母嶺」、新北市政府農業局等單位共同合作,導入傳統技藝與生態友善工法,攜手復育位於淡蘭古道中繼點、廢耕超過30餘年的雞母嶺水梯田。新打造的水梯田除重新恢復蓄水耕作功能,更增添景觀美學、食農教育與文化傳承等永續價值,理念獲得2025建築園冶獎佳績。


雞母嶺為淡蘭古道上具230年歷史的重要聚落,昔時曾擁有200多甲水梯田,卻在70至80年代隨環境變遷而逐漸沒落。「遇見雞母嶺」田間管理人蕭學苑,自102年起陸續修復當地水梯田、埤塘及古道,同時融入里山環境教育,推動種稻認養、生活體驗及水T藝術節等各項活動。遊子返鄉的他感謝本次農村再生的加值協助,為雞母嶺增添一處愜意又優美的地景空間,不僅展現自然與匠心的和諧之美,也帶領這座里山地景實驗性山村成為全臺首創的水梯田地景美學典範。

農村水保署臺北分署分署長蔡金龍補充說明,這次復育的水梯田配合已復耕田區進行設計,田區範圍採生態友善的乾砌石工法,重建水闕、修復水路及梯田護坡,並師法傳統牛踏層施作不透水層,以「水保工藝美學」重現傳統水梯田風貌。周邊空間則運用濕地景觀化概念,打造水道蜿蜒、綠草如茵的療癒水庭,兼具生態觀察及調節微氣候效益;滲水區及溪澗匯集處順應做為親水空間,搭配安山岩鋪設的石階及由蕭家古厝建材再利用的石板橋與座椅,深植在地文化底蘊,也為水梯田地景提供更豐富的機能體驗。

由農村水保署、觀光署東北角風景管理處及新北市政府農業局攜手辦理的2025貢寮水T藝術節以「遇見雞母嶺」為主展區,結合市集、展演及地景藝術,600件各具故事的「水T」飛揚在生機鬱鬱的水梯田,吸引超過2,000名遊客前來欣賞。農村水保署表示,雞母嶺水梯田除串聯周邊景點店家帶來的消費經濟,亦持續作為各級學校、企業ESG、大學USR計畫及在地社區投入食農教育體驗之優質場域,歷年已累積接待超過1萬人次,期待未來持續擴大深根,發揮傳統地景新價值。(「遇見雞母嶺」採預約參訪制,參訪團體、家庭及個人請事先洽詢官方LINE或FB粉絲專頁)
圖/貢寮區雞母嶺水梯田環境改善後獲得2025建築園冶獎肯定。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