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humbnail
基本防疫之道 肺超音波應宜介入

 Line

WeChat

台灣胸腔重症專科醫師楊家福指出,COVID-19肆虐全球至今,己逾三年,很多世人還在「追尋病毒」的宿主,有說是蝙蝠,但追查這個答案並沒有意義,另有重點是,全球「防疫」之聲震天乍響,台灣也不例外,借鏡外國經驗固然可貴,自我警剔才是根本。

在高雄市執業的楊家福醫師認為,防疫只有「眼前路」,沒有「身後身」,從生活著手,儲備抗疫力才是王道。

楊家福醫師說,防疫之道,五花八門,但萬變不離其宗與病毒共存,己是勢所必然,除了接種疫苗、勤戴口罩及洗手等必要防疫作為之外,生活中加強運動,可增強抗疫力儲存,也是抗疫的關鍵。

他確切的提醒與關心,儲存抗疫本錢最好的方法,還是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培養良好作息、定期追蹤檢查、保持心情愉快,這些都是促成人們在面對危難時,身體有足夠的儲備力去應對。

楊家福醫師認為,防疫應應用新的診察利器肺部超音波LUS,若個案出現會喘的呼吸道症狀,應該會做X光檢查,觀察是否出現肺纖維化的情形,也會做肺功能檢查。

國外很多醫學文獻,用肺部超音波LUS輔助新冠病毒肺炎的診斷及臨床情況、評估追蹤預後。高解析度斷層掃描HRCT,醫界用來診斷和評估患者肺間質纖維化疾病嚴重程度的主要成像工具。近幾年肺部超音波成像,已成為一種安全的病床旁替代方案,它不會使患者暴露於輻射之下,並最大程度降低了污染的風險。儘管迄今為止的研究數量有限,但LUS的發現已顯示出較高的診斷敏感性和準確性,與胸部CT掃描相當。

2022年西班牙的醫學文獻指出,肺部超音波可作為評估COVID-19肺炎後間質性肺ILD後遺症的一線程序實施。十二區評分中病理B線的鑑定顯示出「對檢測這些異常的高陰性預測值」。結論是:正常的LUS檢查結果,可以排除COVID-19倖存者間質性肺的存在,從而避免需要額外的診斷測試,例如HRCT。又O 病毒 ,輕症也有後遺症!康復久咳2個月局部肺纖維化, 肺超音波應宜介入檢查有無!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