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e
旗山中學28屆「禮班」畢業同學,相隔50年再相聚,話題聚焦在九年國教的重要轉捩點,同學們於民國56年末代參加初中聯考時,有無加考體育項目?
這是時空轉變有趣的往事回憶!
住在台北市的吳惠明同學說,電視曾報導說,民國56年末代初中聯考,有加考體育(仰臥起坐、踢毽子、平衡木三個項目)。另以高雄市為例說,國小每班前5名保送,男生保送到高雄市立二中,女生則保送到市女中。聯考當天,保送生都要加考體育,男女生去不同的學校加考。他記得當時男生是18名,他們學校的教導主任形容同學們,男生是「十八羅漢」,女生12名是「十二金釵」。
吳惠明說,小學考初中,高雄市前5名保送到最好的市立二中,所以不用參加聯考,但又怕這些保送生去為同學代考,所以,當天要這些保送生去加考體育, 跟聯考分數不相關。
吳惠明說,他台北市的同學則回憶說,那一年台北市考初中,確實有加考體育,只是大家一起考一考,沒有記在錄取分數上。
林進源同學回憶說,當時旗山地區,沒有考術科,體育亦無,只考國文及數學兩科,國文滿分120分,數學滿分100分。當時聯招會認為作文很重要,所以,加20分,成為滿分120分。最低錄取分數是180分。
翁仁宏同學說,國文作文題目是:「香蕉的自述」。當時,正是旗山香蕉的黃金歲月,內外銷鼎盛時期,此一作文題目,應景也應時,考考同學們對家鄉特產的認知。
林進源同學說,當時大旗山地區,包含:旗山、美濃、內門、杉林、六龜等地區,甚至連台南縣偏鄉山區的南化鄉,也有考生來應試,競爭相當激烈。
當時採男女分班制,錄取名額,女生5班(忠、孝、仁、愛、信),滿額250名;男生6班(義、和、平、智、勇、禮),滿額300名。
林進源說,當時的初中聯招,要擠進此一「窄門」,也有同學戲稱是「天方夜譚」。
民國56年末代的初中聯考,當時旗山中學還設有「高中部」。翌年9年國民教育實施,「高中部」學生全部移往在旗尾新設立的「省立旗美高中」。
圖/末代初中禮班同學與導師劉榮吉夫婦合影。林進源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