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humbnail
澎縣府攜手氣象署簽署「寒害預警服務」合作備忘錄 強化農漁產業防災韌性

 Line

WeChat

澎湖縣政府與交通部中央氣象署25日下午簽署「寒害預警服務」合作備忘錄,由縣長陳光復與氣象署長呂國臣共同完成簽署儀式,澎湖縣寒害氣象預警機制正式啟動。未來中央與地方將攜手合作,透過科技與專業的結合,將有效提升澎湖農漁產業的防災能力及氣候風險應變效率,為在地產業打造更加安全、穩健的發展環境。
陳光復表示,澎湖冬季低溫加上強風環境,寒流來襲時常對農作物及水產養殖造成衝擊,尤其水溫急遽下降容易造成魚隻大量死亡,若能掌握準確且具前瞻性的氣象資訊,便能提前部署防護措施,降低寒害所造成的損失。此次與氣象署合作,透過AI科技輔助及專業團隊分析,提供更即時與精準的氣象預報,協助農漁民提升防災韌性,讓生產更安心、產業更有競爭力。


陳光復指出,海島澎湖在箱網養殖上居全國之冠,在地水產品品牌「澎湖優鮮」年銷售金額更突破5,500萬,充分展現澎湖在水產養殖上的實力與市場信心。縣府近年推動「澎湖好農」與「澎湖優鮮」品牌,強化品質驗證與標章制度,深獲消費者信賴。這次寒害預警合作不僅是防災機制的強化,更是推動農漁產業永續發展的重要支持,感謝氣象署的專業協助,期待未來持續深化合作,共同打造更具前瞻性與智慧化的氣候防災體系。
呂國臣表示,澎湖氣象站是1896年全臺最早設立的5座氣象站之一,歷史數據極具研究價值。隨著科技進步及AI導入,近130年的觀測資料能清楚呈現氣候變遷趨勢。他提到,目前氣象觀測站多設於陸地,海上資料相對不足,未來將積極爭取經費,於澎湖內外海增設觀測浮球,收集更多海象變化的第一手資料,並結合歷史數據建立AI模型,提供各類觀光活動、藍色公路航行及養殖作業等更可靠的決策依據。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