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陪伴、感恩、轉化、點燈」為核心精神,陪伴社會走過三十年的「點燈文化基金會」,於今(28)日下午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南館演講廳舉辦《點燈三十周年講座》高雄場,正式為系列活動揭開序幕。本場以「照亮您.照亮我」為主題,期盼喚起社會大眾心中良善與正念的力量,並傳遞堅持與希望的光明。
活動由資深媒體人葉樹姍主持,並邀請三位跨世代代表性嘉賓進行對談,包括:以「第三人生」實踐夢想的林月慎醫師,守護兒少健康並投入社區服務的周柏青醫師,以及以咖啡館打造幸福庇護所的蔡宜廷(黑面店長)。三位來賓分享生命轉折、專業實踐與社會關懷的經驗,為現場觀眾點燃心靈明燈。
73歲的林月慎醫師回顧自己從農家女孩、相夫教子的傳統婦女,因孩子一場病,讓她立志成為中醫師,之後還取得船員資格,同時從事寫作等多重身分的歷程。她強調:「不論年齡多大,都有機會找回自己。」這份勇氣不僅啟發大齡與女性族群,也呼應青少年追夢的關鍵時刻,證明人生下半場同樣能綻放光芒。
目前於旗津醫院擔任兒科醫師的周柏青,與在座聽眾分享如何透過政府毒品防制計畫與「咖黑咖啡」合作,為受藥癮家庭影響的青少年打造心靈降落跑道。他指出:「專業與社區的合作,可以讓年輕世代重新燃起希望。」而「黑面店長」蔡宜廷則以自身成長與正向心理學背景,闡述如何用「侘寂」與「hygge」的理念,營造一個接納不完美、卻充滿幸福感的庇護空間。
三位講者分別闡述他們在人生道路上的初心與責任,對於人與人之間的陪伴與理解上,如何以行動「照亮您、照亮我」,來做到一位傳遞感恩與希望的點燈人。無論是醫師、心理學講師或是陪伴者,除了專業知識外,更需要同理與理解。他們一致認為:「心靈的點燈人,不僅是專業的角色,更是一份社會責任。」而在「重塑人生、點亮未來」的討論裡,則再次強調「點燈既是給別人機會,也是給自己機會」,勉勵所有人在人生轉折中勇敢重啟。
隨著現場觀眾踴躍發問,三位嘉賓也給出不同面向的觀點回應,主持人葉樹姍以生動幽默又細膩的主持風格,串聯整場活動氛圍,讓嘉賓與觀眾互動更顯溫暖自然。講座中並由林月慎醫師帶領簡易穴道養生、周柏青醫師分享兒科保健觀念、黑面店長傳遞正向心理激勵,將「點燈」精神落實於生活細節。最後,三位嘉賓共同以「讓我們一起,照亮您、照亮我」作為結語,現場氣氛溫馨動人。
《點燈三十周年講座》不僅是回顧,更是點燈精神的延續。點燈文化基金會攜手人間福報、中華福報生活推廣協會、如是社會福利公益基金會、翔鳳慈善關懷協會、維他露基金會等單位合辦,並獲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協辦,共同推動社會良善力量的傳播。

三十年來,「點燈」用無數故事觸動人心,用無形光芒陪伴社會走過挑戰。此次講座以「照亮您、照亮我」為主題,藉社會上多元生命故事來啟發與呼籲大眾,正如基金會的初衷──在每個需要的角落點燃希望之光,傳遞感恩與正念。主辦單位點燈文化基金會預計在全台各地舉辦近十場「點燈三十」講座活動,邀請社會大眾共同參與,持續以光明照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