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北新工公園成「星際航站」樂園 遊具融入樂器藏巧思
2025/04/27

中油:4/28起汽油價格不調整、柴油調漲0.2元
2025/04/27

「我們臺灣」掛嘴邊 法籍教師喜獲馬偕計畫永久居留證
2025/04/27

世新大學公廣系畢展成果獲讚 業界菁英:AI時代的行銷新力量
2025/04/27
Line
民國93年底,高雄市的纏足人,僅剩旗津區的2位,一位姓李,當時己90歲,一位姓董,86歲。
事隔至今19年,如果兩人都還健在,一個己109歲,一個己105歲。應該算是高雄市「末代的纏足人」。
目前旗津似己沒有這兩位的百歲人瑞,所以,間接證明纏足女,在現今的高雄市應己消失了。
旗津區實踐里內的纏足女,是高雄市「三寸金蓮」最大的族群,人數最多曾有五十幾人,她們都是在民國44年間從浙江大陳島撤遷來到高雄市被尊稱為「大陳義胞」。但「三寸金蓮」跟常人一樣,經不起歲月的摧殘,一個接一個消失。
這兩位「三寸金蓮」,當年表示,她們的老祖先都是福建省的福州,但己遷到浙江省轄的大陳島好幾代,當時島上的習俗是婦人都裹著三寸金蓮,她們入境隨俗,從3歲時就開始裹小腳,直到17歲「小腳定型」後才把裹布條解開,「三寸金蓮」被定型後就沒有再長大。
兩人回憶當年纏足的痛苦,記憶猶深,剛開始纏足時,都必須扶著椅子才能走路,「非常痛苦」,經過1年才不會痛,但還是只有洗澡、泡水時才能把纏足的裹布條拆掉。
遷居旗津後,兩人一直保持原有的習慣,平常一定穿上襪子,外出也都穿「三寸金蓮」的繡花布鞋,絕不會隨便穿一般的脫鞋。更嚴謹的是兩人在外人面前,絕不輕易脫下襪子讓外人看到她們的腳踝,客廳有外人,一定是先進房內穿上襪子。
那時,90歲的李姓老太太,兒女在外,她獨居,生活自理,用手洗衣、用木材燒飯,每天清晨5時就起床走路到300公尺外的菜市場,運動兼買菜。
董姓婦人雖與兒孫合住,但生活很獨立,衣物也都自己用手洗。兩人只相信自己的雙手,不信洗衣機的功能,都說「洗衣機洗不乾淨」。兩人情同姐妹,「妹妹」每隔幾天就過去探望「鄉姐」,濃厚的浙江鄉音一聊就是半天,別人聽不懂,但知道她倆愈老感情愈好,情同「纏足妹妹花」。
她們兩人的三寸繡花鞋,都是買布料自己一針一線繡出來的,她們知道市面上買不到,所以,預繡了好幾雙備用。當年她倆年歲己高,但穿著三寸金蓮走路,腰桿挺直,腳步綽約。鄰居的孫子輩,都稱讚她倆「足下雙翹,僅三寸許,凌波微步,婀娜動人」。
古老的中國,很多陋習以現代人的眼光,非常不可思議,纏足是其中之一。
纏足,又稱裹腳、纏小腳、裹小腳、縛跤、紮腳,是古代漢族女性被慘無人道的一項災難。滿清政府雖然腐敗,都能顧到自家人,規定「旗人不得纏足」,漢人只勸不禁,是蒼天對漢族女性不仁或漢人對自己漢家女兒不仁?
日據時期的戶政,資料詳細但也很奇怪,還有「纏足」、「阿片 (鴉片)吸食」、「種痘 (今之疫苗)」、「種族」等多項註記欄。所以,只要去申請家族的原始戶籍謄本,就可以清楚自家的祖嬤有沒有「纏足」。
清末民初,「解纏」風起,光復後戶籍「纏足」記載欄,「纏」字旁邊多了一個「解」字,也就是當事人原本的纏足己經解放了。現在的戶政,更人性化,不再加註這些奇奇怪怪的註記了。
日據政府也很奇怪,誰家女性有沒有纏足,干別人屁事,為何需要在戶籍資料中註記?
中國特有的纏足,相傳一千多年前的北宋就開始,此風至民國初年才逐漸消失。
古代的纏足百百款,各朝代「各吹各的調」。宋、元年代,講究「側纏」(造成腳趾骨折或變形),清朝祟尚「折骨纏」(連腳底也會變形)。明朝注重足形弓彎,頭向上翹,足形弓彎,有點像現在的足弓鞋。但千拳歸一路,反正最終就是「小腳為美」。「三寸金蓮」這個名詞是清代才出現。
清代的「折骨纏」,對小女孩簡直是「夭壽兼虐待」。女孩子在5至8歲左右,就開始纏足。纏足時,除拇指外,其餘四指下彎,並用長布包裹,用針線縫住。「人間最慘的事,莫如女子纏足聲,主之督婢,鴇之叱雛,慘尤甚焉」。
纏足通常在秋天進行,秋涼可減緩纏足之痛。纏足的第一階段稱「試纏」,那是痛苦的開始。第二階段「試緊」,這是最難熬的階段,費時約半年。第三階段為「緊纏」,要將整個腳掌的腳骨,用力扭折,使其成為彎弓拱狀。第四個階段是「裹彎」,費時約半年左右。通過這四階段,「纏足」才大功告成。
每個階段所承受之苦,真的讓人不忍卒睹、不忍直視。再訴諸文字重表,失之厚道,聞之鼻酸。所以,就此表過。
清代的「折骨纏」,簡直是變態,說「三寸金蓮」是可以滿足男性的「審美」及提升「性吸引力」。而且還依尺寸分金、銀、鐵三級,例如:三寸之內稱之為「金蓮」,四寸之內被稱為「銀蓮」,大於四寸的「大腳娘子」只配稱為「鐵蓮」。
穿在小腳上的「三寸金蓮」,在古代真的被污名化了,甚至還賦予「性」的內涵。傳說,男人的「金蓮癖」,是因女人纏足後行走困難,可鍛鍊陰道周圍的肌肉,防止陰道鬆弛,保持處女般的收緊狀態;小腳香豔欲絕,足以使人魂銷千古。
凡此種種,不但是無稽之談,還正可證明古代大男人主義下男性的變態及女權的卑微。
1902年慈禧太后曾頒令勸戒纏足:「漢人婦女,率多纏足,由來已久,有傷造物之和,務當婉切勸導,以期漸除積習。」慈禧昏庸一世,清醒一時,這道懿旨開啟了女性纏足的解放運動。
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跟進下令禁止纏足。「阿共也」也跟著「解纏」,但在2004年,還曾在雲南省昆明市通海縣一個小村落發現還有22位纏足的老太太,這個村落因此被稱為「中國最後的小腳部落」。
現今中國在外交上,常給不友善的友邦官員穿「小鞋」,例如2023年冷待來訪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但「外交小鞋」比穿「三寸金蓮」還舒適千萬倍啊。
曾經有人打屁,說是因為一次地震中,纏足的婦人跑不快而死得比男人還多,所以,才開啟了「解纏」的運動。事實上,這是一派胡言,解纏原因天公地道,就是為了減輕小女孩的痛苦,還給她們一分最基本的公道,這份人道晚來千餘年,來得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