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humbnail
合唱連心曲:第二屆海峽兩岸各民族歌會展現中華多元文化

 Line

WeChat

5月17日至19日,以「文化共情、民族共興、發展共融」為主題的第十七屆海峽論壇系列活動——「海峽兩岸藝術交流匯」暨「2025第二屆海峽兩岸各民族歌會」在福建寧德市福鼎市硤門佘族鄉柏洋村熱烈展開。

本屆歌會以合唱為媒,融合文化研討、音樂沙龍等多元活動形式,呈現兩岸文化融合成果及佘族鄉村建設風貌。來自福建、臺灣、山東、貴州等地超過400位嘉賓與少數民族合唱團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演繹各族經典曲目,傳遞青春活力與民族和合的文化力量。

活動在佘族舞蹈《鳳冠銀冠》中揭開序幕,隨後臺灣布農族的「八部合音」合唱團、阿美族玉裡原住民藝術團,以及山東、貴州、福建等地的12支隊伍相繼登臺,佘族舞、侗族歌、臺灣原生態音樂輪番上演,展現中華文化多元共融的特色。

中國音樂家協會合唱聯盟副主席李仲党指出,第二屆歌會無論在參演團隊數量或節目品質上均優於首屆,尤其是臺灣原住民團隊參與更踴躍,生動展現「兩岸一家親」的文化連結。

首次參與活動的臺灣花蓮山美文化藝術團團長陳翔表示:「我們與來自大陸的團隊在藝術和情感層面都交流得非常深刻,這樣的凝聚力不言而喻,有助於深化彼此的理解與情誼。」

活動期間,福建省音樂家協會會員楊品驊獲頒「柏洋村榮譽村民」稱號,柏洋村亦獲授「中國民歌合唱研修中心」稱號。此外,大會還舉辦音樂沙龍與文化交流會,邀請兩岸學者圍繞民族音樂的傳承與創新展開對話,並參訪當地鄉村振興成果如漁井村與孝文化主題公園。

本屆歌會以合唱這一超越語言與地域的藝術形式,打造兩岸心靈契合的文化舞臺,推動閩台文化交流與青年互動,持續為兩岸融合發展注入文化動能。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