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humbnail
〈二手時尚:日本二手賣場bigban熱血實戰篇〉

 Line

WeChat

有關精準購物,筆者一路從整理帶到實作,從新手聊到老手,許多類似的概念也再三提了數回,相信若大家有好好參閱的話,現在應該都已有了很充足的基本常識了。

不過,你是不是覺得心裡有些不踏實…「學是學了,真正上戰場時到底實不實用呀?」

筆者早在起初就曾想過要跳脫想象,以真實探店的方式來與大夥分享真正實戰的應用方式,但因若無打好理論基礎而直接帶入探店環節,很可能會像是沒教數學公式而直接呈現計算過程一樣,唯恐讓許多地方有聽沒懂;此外,我一直沒有找到一間適合用來說明的理想範本,要不是品項不足,不然就是貨物太少,即使前兩項都符合需要了,依然無法克服場地太小難以久待的問題(想像一下,在一個規模四、五十坪的店面逛兩小時可能會被店員用言語或眼神「關愛」幾次…)。

就在筆者覺得或許沒辦法在第一時間承接實戰文來證實應用方法,已萌生放棄的念頭時,沒想到約莫一個月前的一趟旅行,不但拓寬了筆者的視野,亦解套了這道困擾已久的難題。

相信喜歡日本的人一定對他們的二手文化不陌生,但普遍的印象大多都是落在二手潮流服飾或二手精品之類的吧?就連在二手市場進出數千回的筆者,接觸到的亦8成以上都是成衣或書籍之類的東西(書籍的經手比例較少就是了),久而久之就產生「二手市場就是衣物的天下了」的錯覺。當然,這也不能說完全不對,因為以衣服在二手市場中過半的佔比來看的確是大宗,但若因此而忽略其他二手物的存在,那就顯然眼界太過狹隘,亦過於主觀了。

是以很幸運的,去北海道旅行時,讓我意外找到一間品項包山包海,且種類包羅萬象的巨型連鎖二手雜貨賣場bigban(ビッグバン)的旭川宮前店。這間店有許多特色,像是賣場真的奇大無比(應該是該品牌最大的一間分店),相較其他二手賣場更在地化(基本上沒什麼名氣,且在場內的顧客全都是日本人),更值得一提的是,它是專屬北海道的在地二手賣場,你絕不會在北海道以外的其他地方看到它。

或許是因為賣場腹地廣闊的關係,它不太好到達。在非自駕又不想花時間研究公車路線的情況下,只得徒步走上約25分鐘左右的路程,才能一覽它特別的賣場風貌。

探訪當日適逢濕氣滿點的初春,融雪的路面加上綿綿細雨,筆者為求行動便捷,也不想再另外花錢買傘,所以全程僅套著一件含40%左右羊毛的防潑水短大衣,便在一片冷色調又沒幾個遊客的郊區大路上急行軍。在冷到指尖炸裂,鏡片霧氣遮眼,快要搞不清東南西北的當下,一個眼熟的白底紅字巨大商標忽然出現斜對角的視線範圍。可能是真的冷過頭了,抵達時還有一種分不清真實和夢境的感覺。

開始介紹它盡乎一望無際的店內環境前,先聊聊它的商標設計可能會有助於瞭解它的營運內容。它的商標字樣並非只有寫著ビッグバン,這個店名在商標內的佔比不大,字體也相對很小,大部分的面積反而都是被なんでもリサイクル(無論什麼都回收)的字樣所佔據,要不是事先在網路上查過,不然可能真的會以為這才是它真正的店名。不過呢,假如不小心將之錯認成店名也一點都不奇怪。只要你真的踏足過該店,就會明白它真的幾乎什麼都收,無所不賣。

圖1、二手衣區一隅。(照片/吳柏瑋攝)

筆者對bigban旭川宮前店的第一印象就是日本Costco的二手商品版。雖然從其建物外觀就可看出面積非同小可,但實際入店後,那挑高的天花板,數列成排的led燈管,寬廣的走道空間,再加上一望無際的產品區,讓筆者一時間因眼前明亮的景像呆了半晌,彷彿來到另一個無名國度般,不知先該往哪個方向。還好最後內心想起「停、看、聽」的精準購物心法,沒有屈就於內心的慌張小劇場。以下便是筆者的實際運用說明,同樣分別以停、看、聽來逐一分享:

一、停:停止全面搜索,先求大略看過

一般賣店或許可以一眼收盡商品位置資訊,然而面對偌大賣場,當然不可能停在原地便能瞭解各種物品所在何方。所以此處的「停」並非停止不動,而是意味不急不躁,讓心先安定下來。首先必須簡單決定動線,向左或向右都隨心所願,重點是要克制住駐足翻找的欲望,以大略掃視賣場規劃方式及確認各類物品擺放區域位置為主要目標。

像bigban旭川宮前店光是物品種類就有衣服、鞋、包、手錶、模型、戶外用品、書、電玩、家電、家俱、裝修工具等。聽起來似乎還好對吧?但若深入細項來看就是另一回事了。衣服有男女裝,各別再依季節分為外套、襯衫、陽裝、裙子、牛仔褲、長短休閒褲,價格亦依高低分置不同地方;包及手錶則分高檔、平價及花車區,另外還設有行李箱區;戶外用品包含腳踏車、帳篷,甚至還有嬰兒車;家電及家俱則有桌椅和電冰箱;模型類以年齡劃分成一般大人收藏的擺設模型和供小朋友遊玩的各種玩具;而其中最令筆者吃驚的是賣場不但回收和販售裝修工具,且不是僅有鐵鎚、板手或電鑽那種常見的居家用品,竟然連木工用的電動線鋸機和圓鋸機都有好幾台供君挑選,只能說日本不愧是以木造工藝聞名世界的國家。言規正傳,若逛一個如此複雜多元的賣場前,沒有先進行一輪快速的掃視來瞭解概況,在有限的時間內必定會因在沒必要的地方停留太久,而造成許多遺珠之憾。

圖2、一般收藏用模型區。(照片/吳柏瑋攝)

圖3、男性襯衫外套區。或許因為北海道冷天較多,能回收的短袖衣物相對較少,所以賣場無論男女的服裝幾乎都是長袖偏多。(照片/吳柏瑋攝)

圖4、大型家電區,有冰箱也有洗衣機。(照片/吳柏瑋攝)

圖5、電玩遊戲片花車。(照片/吳柏瑋攝)

圖6、戶外用品區,有成排的腳踏車。(照片/吳柏瑋攝)

圖7、一般包包區,販售偏平價的包款。(照片/吳柏瑋攝)

圖8、高價精品區 ,販售手錶或名牌包包等。(照片/吳柏瑋攝)

二、看:看該看的,而非什麼都看看就好

要記得,「看」的目的在於聚焦目標物,不要被分散的注意力所牽制。故「停」就是為了「看」而存在的。也就是說,在快速瀏覽賣場的同時,心中也要開始擬定目標種類並排定挑選的優先順序,以免花了一堆時間在不必要的區域滯留,更甚者還可能為一些根本不需要的東西攪亂思考,徒增更多的選擇障礙。

在逛bigban這種巨型商場時,對各區域觀看時間的選擇性分配更是至關重要。在「停」的階段時我們已經非常明確知道這個賣場的商品種類之廣,樣式之多,如沒有把區域的挑選動作擺在第一順位,只是隨意走馬看花,那麼除非夠幸運,每個商品都像寫著自己的名字一樣,不然很可能讓原本該花時間細看的部分卻只能匆匆忙忙,沒時間挖掘真正心儀的寶藏。

三、聽:聽內心的聲音,而不是聽外界的雜音

要達成精準購物,時間是非常重要的前提要件。這是因為購買要精準,大多需仰賴深思熟慮,而於此情形下,時間就是促成好決策的重要關鍵。故之所以「停」、「看」必須在「聽」之前,可不是為了方便記憶而已。如果做好了前兩個步驟,便能在有看上眼的物品時,盡可能騰出更多的時間與自己對話,並保持客觀和冷靜,而非時間遭壓縮後,只得慌亂的聽取他人隨口的建議,或是讓隧道效應逼迫自己做出不理智的決定。

其實bigban是筆者人生至此首遇最大的二手賣場,規模著實超乎想像,每個類別的物件數量也不少,即使自認做好心理準備,對想要購入的商品種類也早已有個底了,實際上整趟購物過程仍耗費近4個小時(最後的戰利品是一件海軍短大衣及五件老婆的衣物),期間時不時會被一些新奇的玩意兒勾走,真的是個很吃「精神力」的地方。不過,若沒有按停、看、聽的SOP流程走,好好把持住旺盛的好奇心及濫購欲的話,那最後成果與想像相去甚遠似乎也就不是什麼怪事了。

-------------------------------------------------------------------------------------

作者簡介:

KulasWu木白伯。永續思維的推廣者,時事觀察員,認為時尚不是具體事物,而是一種生活態度的「普時尚」實踐人。

一位喜愛穿搭,衷情賞析衣物,與各大網路二手市場糾纏超過二十年,累積豐富實戰經驗的骨灰級二手玩家,並於2023年在網路開立獨立二手物賣店「古着漫遊」,進一步嘗試接觸不同視角下的二手領域。

目前為FB「時尚漫漫來」版主、波新聞「二手時尚」、「庶民公爆」專題作者兼公民記者的自由撰稿人。

FB粉專「時尚漫漫來」:https://www.facebook.com/KW.WSFToL

Instargramhttps://www.instagram.com/kw_fashion_artroom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kw_fashion_artroom

旋轉賣場「古着漫遊」:https://tw.carousell.com/u/kulas_wu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