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humbnail
每一個馬祖人,都有自己的海 「十人十海」展覽,從漁開始,述說馬祖列島的故事

 Line

WeChat

第三屆馬祖國際藝術島以「拍楸 ── 你的海洋我的陸」為主題,重新凝視島嶼與海洋、人與地景之間的深層連結。
「十人十海」是本屆藝術島重要的文化展演軸線之一,本展希望點出,馬祖是由「漁」開始的群島,「漁」也是馬祖社會網絡、日常紋理與群體記憶的核心。「十人十海」,意味著每一個馬祖人,都有自己的海。本展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黃貞燕、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副執行長郭美君、藝術家劉致宏共同策劃,將配合藝術島開幕於9月5日在南竿馬祖民俗文物館正式開展,後續也將延長展出至2026年2月28日。
展覽以五個馬祖漁業文化的核心關鍵字 ── 下江、辦季頭、討沰、做鹹、魚路 ── 為基礎,透過影像、聲音、物件、裝置作品與馬祖在地共創等多元形式,呈現出馬祖居民與海洋共存的生活技藝與記憶,層層堆疊出馬祖人與海洋之間密不可分的情感紋理。


展覽匯聚多組作品呈現馬祖人海漁關係的多元面向。攝影藝術家張良一的《人、海、漁群像》,以紀實手法捕捉馬祖島民與海共生的勞動現場與身體記憶,映照著海上生活的真實肌理。
聲音藝術家張子霽創作的《有潮室》,則將漁村生活的環境聲響與在地訪談語句編織為沉浸式聲景作品,讓觀者以聽覺感知這片海洋所承載的日常與歷史。

《人、海、漁的記憶與技藝》以田野為基礎,透過討沰工具、魚網、漁具等物件,與漁人口述描繪的海上景觀,重現漁村生活的智慧與節奏,讓觀眾看見技藝背後的生命故事。

藝術家劉致宏延續第二屆藝術島獲得馬祖漁人們廣泛迴響的《漁光》,為本次南竿展出《漁光2.0》新樣貌,營造出如同漫游潮水之中的觀展體驗。觀者仿若沉入水下,在光線與呼吸之間感知魚群洄游與潮汐的律動,也形象化出漁民與海洋之間互信互依的關係。

此外,《小手畫大海》由馬祖多位親子與介壽國小學生共同創作,以孩童視角描繪馬祖常見魚種,透過懸掛漂浮於牆面上的彩繪作品,象徵一群在海中洄游的魚群,也象徵文化的記憶與想像正在向下一代傳遞與流動。
「十人十海」以藝術手法再現深刻的地方知識,策展團隊透過多種媒材與在地共創,將人、海、漁的關係中被忽略的在地觀點與美感重新帶回公共視野,也讓馬祖海洋生活的複雜性與多樣性被看見。這場展覽試圖喚起觀者對島嶼生活的共感,讓曾經的勞動記憶與文化節奏,持續在當代馬祖流動與發聲。
作品資訊
策展:十人十海 Ten Lives Ten Seas
策展人:黃貞燕、郭美君、劉致宏
展出地點:南竿馬祖民俗文物館
第三屆馬祖國際藝術島,拍楸 —— 你的海洋,我的陸
展期:2025/9/5-11/16
藝術島各項資訊:https://portaly.cc/matsubiennial

圖/《十人十海》是本屆藝術島重要的文化展演軸線之一,本展希望點出,馬祖是由「漁」開始的群島,「漁」也是馬祖社會網絡、日常紋理與群體記憶的核心。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