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 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上,來自義守大學傳設學院電影與電視學系(影視系)第六屆校友曾敬驊,憑藉電影《我家的事》勇奪最佳男配角獎,這不僅是他個人演藝生涯的一大高峰,更寫下義守影視系創系以來第一座金馬獎的歷史新頁。當典禮宣布他得獎的那一刻,曾敬驊激動落淚、難以言語,他在台上表示自己做了很多很勇敢的事情,並感謝電影讓他愛上這一切。從義守校園踏入專業影視舞台,曾敬驊這一路紮實地走過,這份發自肺腑的真摯感言,不僅感動了在場的每一位觀眾,也為影視系帶來了榮耀與希望。
回顧曾敬驊的表演起點,其實充滿了意外與轉折。剛進入影視系時,他原本志成為導演,在一次產學合作拍攝案試鏡,意外開啟了他對表演世界的第一道門。大學四年期間,他成為系上投入短片演出最頻繁的學生之一,無論是同屆同學或學弟妹的邀請,他幾乎來者不拒、樂於嘗試。正是這無數次的校園實戰中,他逐漸累積了面對鏡頭的穩定度、加深了對角色的理解,也磨練出業界公認最珍貴的誠懇特質,使他的表演自然而動人。大四那年,他更在畢業製作短片《單車計劃》中擔任製片一職,主動參與並理解影視產業的每一個環節,從企劃、拍攝到後期製作皆親身投入。這段經驗,讓他在鏡頭前與鏡頭後的步伐都走得比同齡人更加紮實與穩健,為日後踏入專業影壇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從大學時期在電影《返校》萬人海選中脫穎而出,到在《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中嶄露頭角、備受肯定,再到《不良執念清除師》入圍金鐘與亞洲電視大獎,曾敬驊一步一腳印,走出屬於自己的演員之路。系主任李志強表示:「曾敬驊用行動向學弟妹證明,演員之路沒有捷徑。每一次試鏡、每一次在挫敗後重新站起來,都是通往夢想必經的修煉,只要不放棄熱愛,夢想終會在某個時刻發光。」曾敬驊的成功並非單一特例,而是義守影視系長期堅持「做中學」教學理念的具體展現。系上課程自大一的影視製作原理起步,延伸至大三的獨立短片製作,學生在每一個學期都必須實際產出作品,為校內有志於表演的學生提供源源不絕的練習機會與實戰舞台。除此之外,每學期舉辦的「金種子影展」更設有專屬的表演獎項,讓學生在校園階段即能經歷專業評選的洗禮,在肯定與磨練中逐步累積舞台經驗與信心。
在這股豐沛的創作能量催動下,義守影視系校友群體正同步在影壇崛起。除了曾敬驊之外,系友鄭毓萱在就讀期間便協助團隊奪下金穗獎,畢業後,她更以《女綁匪》等作品展現其堅韌的演技,並榮獲屏東電影節最佳女主角;陳柏欣參演的短片《你等會!》也橫掃榮譽,摘下 2025 金穗獎評審團特別獎;年輕演員丁澔與顏宇睿則在跨類型作品如《曙光詐現》、《懼膽》中持續深耕、努力不懈。這些名字,如今正逐步出現在影展、電影院與串流平台的舞台上,彰顯南臺灣影視教育的深度與厚度。而曾敬驊手中那座象徵榮耀的金馬獎,不只是他個人的成就,更點照亮了更多學弟妹未來的道路,證明在義守大學,每一個渴望表演的孩子,都有機會讓世界看見他們的光芒。
傳播與設計學院自成立以來,已培育近二千多名優秀校友,活躍於商業設計、動漫文創、影視創作、藝術行銷、新媒體內容與大眾傳播等多元領域,成為文化創意產業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他們在各自專業領域中持續發光,屢次於金點設計獎、放視大賞、新一代設計展等指標性競賽與舞台上獲得肯定,展現堅實的專業實力與豐沛的創作能量。近年來,校友們更在金馬獎、金鐘獎等影視製作相關領域頻頻獲獎,不僅為個人寫下榮耀篇章,更彰顯義守傳設教育在專業養成與創意實踐上的深度與高度,從教室到片場,從構思到呈現,影視系以行動證明:夢想不是口號,而是用實力一步步點亮的光芒。從課堂到舞台,影視系正用實力,讓夢想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