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humbnail
臺灣駕駛年齡不宜再降

 Line

WeChat

    昨(5/19)日週一下午,新北市三峽北大國小前發生一起75歲高齡者駕車撞擊路人的不幸事件,已造成至少3人死亡與12人輕重傷。雖然肇事原因仍在調查了解中。但已有網友歸咎於高齡因素,主張應限制70歲以上長者不得駕車上路。

    然而網路大數據分析結果卻顯示,台灣汽機車肇事主因通常與駕駛人行為、注意力及有否遵守交通規則攸關,包括未專注駕車與注意車前狀況,酒醉駕駛,違反號誌管制或指揮,轉彎未依規定,車輛速度過快,道路環境未熟等。年齡似乎並非要因。雖然有些高齡駕駛人可能因反應速度、視力或聽力下降等因素而增事故風險;但在交通事故中常佔較高比例的年輕駕駛人也可能因道路駕駛經驗不足,以及具有較多冒險行為而更增加交通事故傷亡人數。更何況,有些交通事故也與當地交通號誌及道路設計有關。故,明顯高齡數字與事故機率無直接關聯。

    此理,或可從不少先進國家相關規定瞭解。例如,日本與韓國均無駕駛年齡上限。韓國僅規定70歲以上駕駛人須通過認知能力測試,才能繼續持有駕照。日本也對70歲以上駕駛人實施定期健康檢查與道路交通安全講習,並對75歲以上駕駛人還增加實地駕駛測試。

    美國大部分州份均無設定駕駛年齡上限。但,伊利諾州規定75至80歲駕駛人須每4年接受路考測試,81至86歲駕駛人每2年須路測一次,87歲以上駕駛人則每年均須參加路考測試。佛羅里達州也規定80歲以上駕駛人需接受視力測驗或具眼科醫師所開具的視力測試合格證明。英國也無駕駛年齡上限。但70歲以上駕駛人需每3年申報一次健康狀況,證明其無癲癇、糖尿病、心臟病等疾病。據了解,目前至少已有137位超過百歲老人持有駕照。德國駕照更是終身持有,無須高齡定期體檢。只要有駕照且願,便有權繼續駕駛下去。

    相對而言,兩岸主事心態較為保守,似乎又弔詭的與道路環境或人口多寡無關。台灣的汽機車駕駛年齡上限是75歲,認知及體況檢查合格後,至多可延長至78歲。中國大陸則相對嚴謹複雜許多,難詳其究,依車輛種類而有相異駕駛年齡上限,例如大型汽車駕駛年齡上限63-66歲,小型汽車無年齡上限,機車則依類型從60歲到無設限皆有。由上可知,不少先進國家均未將駕駛人年齡視為交通肇事主因而透過修法來降低駕駛年齡。如欲更加防範以降低高齡駕駛意外事故,或許可參考美國、英國、日本及韓國所訂的較嚴格體況測試項目,增加高齡者的廣泛認知測試內容,身體活動能力,以及實際路試反應的表現來斟酌延長齡限。畢竟,個別身心條件有異,甚者大異其趣。故,不適以偏概全而論,甚至任意主張修法。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