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humbnail
嘉義市建城321週年「木築城市DNA」實構築競賽獲獎名單出爐!為城市歷史提出嶄新的空間詮釋

 Line

WeChat

嘉義市建城321週年之際,延續「木都嘉義」深厚的文化底蘊,嘉義市政府文化局攜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系,再度舉辦「實構築競賽」,今年以「木築城市DNA」為主題,廣邀全國建築相關科系青年學子,以木構築創作作為媒介,於9月6日至8日來到文化廣場進行為期3天2日的實地搭建出木構造競賽,為城市歷史提出嶄新的空間詮釋。今(21)日,由嘉義市長黃敏惠親自揭曉獲得金獎名單,並逐一為金銀銅及優選隊伍頒獎,期待木都的精神與DNA藉由實作,不斷創新傳承。

市長黃敏惠表示,嘉義是木都,更是一座有文化、有歷史的城市。我們希望透過木構築競賽,鼓勵青年關注地方、參與地方,青年用木為筆,書寫嘉義的空間記憶與未來想像,嘉義市努力至今,由原先阿里山為城市帶來繁華,奠定木都基礎,至今已邁向「木都3.0」,我們希望不只推動產業,更進一步將木構建築融入城市生活,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

黃敏惠市長說明,這次「木築城市DNA」實構築競賽,感謝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的支持,提供優質阿里山柳杉作為材料,藉由良好的生產流程規範,達成永續循環,傳達台灣森林永續經營的概念。競賽過程計有700棵以上柳杉投入使用,結合金屬、現代工法,展現木構築創作更多樣的可能。

黃敏惠市長在學生進行實地搭建時,即曾特地前往為學生送上鼓勵,今日看到各有精采的作品呈現眼前,感動表示,雖然從設計、模型製作到實地搭建,每一步都充滿挑戰,學生實地搭建的3天2夜中更經歷風雨及炎熱氣溫的挑戰,但參賽的學生們極大的熱情與努力,難能可貴;同時,感謝日本業者以先進防腐技術,與在地製材所合作,讓這些作品得以落地實現。

文化局長謝育哲指出,這場競賽不只是一場設計比拚,更是城市文化與青年創意的交流場域。市府將持續支持木構文化推廣與相關產業鏈發展,期盼藉由競賽的辦理,帶動更多市民走進木構築空間,重新感受木材之美與在地歷史的連結。謝局長表示,主題聚焦於嘉義建城321年這類歷史文化命題,對參賽團隊而言是一次更具深度的設計挑戰,如何將城市歷史轉化為可體驗的空間形式,不僅考驗技術能力,更需深入思考文化內涵與公共溝通。

今年大專組金獎由實踐大學作品《Pavilion of Stacking》奪得。作品靈感取自河狸築壩行為,以木材堆疊方式重現「河狸池」自然濕地的和諧美景,展現生態與人文的高度融合。高中職組金獎則由臺中市私立華德福大地實驗教育學校與台中市市立惠文高中聯合創作的《木光之間》脫穎而出,作品未使用任何螺絲或鐵釘,改以農用布料固定木構,創新詮釋傳統工藝,團隊成員雖非設計科班出身,卻展現驚人的創造力與執行力。

其中,嘉義高工作品「嘉築史」也獲優選肯定。參賽學生以嘉義市噴水圓環為發想,作品圍繞著象徵「噴水圓環」的環型木材,並融入嘉義市東西兩區的地勢落差,規劃木構創作的高低差,並將嘉義市重要幹道、巷道的交錯,透過木材大小表現,黃敏惠市長不禁大讚具有巧思,且相當親切。

10座得獎作品將持續在文化局廣場展出至10月5日,承辦單位也安排導覽解說,讓民眾更精準理解學生作品的設計理念。 
 
文化局表示,今年競賽聚焦「嘉義建城321年」的歷史軸線,邀請參賽者設計兼具紀念性與公共性的小型空間裝置,延續「城市客廳」的概念,打造市民可以停留、對話與互動的場域。參賽團隊從主題研究、概念設計到材料施作,將空間創意化為具體實體,讓歷史與生活在木構之中交織展現。 

為了串聯產官學界的資源,促進更多元的交流機會,本屆競賽由文化局主辦,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系承辦,並由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提供國產柳杉原木,經由福樟實業有限公司委請嘉義勝興木業製材,同時由日商美福公司提供防腐藥劑,交由德豐木業防腐加工,整合產官學能量,落實永續與在地材運用的雙重目標。 

今日活動,林業署嘉義分署長李定忠、贊助商日商美福股份有限公司 小澤聖輔社長、商聖宜部長及聽聞嘉義木都美名而來的日本福井學園淺井光理事長、山内悟副校長及參賽學校師生、家長齊聚,共同見證榮耀時刻,現場熱鬧溫馨。

民眾可以點選以下連結報名導覽解說:https://forms.gle/XRfvtM4RndUtYEUx5活動相關消息請上Facebook搜尋「木築城市DNA」,或追蹤Instagram帳號 @chiayitc_2025,與我們一起走進木構築的空間,感受歷史、創意與城市的對話!


圖:「木築城市DNA」實構築競賽獲獎名單出爐 金銀銅及優選隊伍頒獎(辜愷頡 -攝影)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