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humbnail
用畫筆,勾勒出萬物的靈性光暈 「萬物有靈光」—張立曄個展

 Line

WeChat

靈光是一種光芒,它來自人面對自我、生命與環境時空所留下的存在感受。然而身處在靈光消逝的年代,藝術家又該如何面對創作與世界呢?

新思維人文空間自即日起至10月19日止舉辦「萬物有靈光—張立曄個展」,並於今(16)日舉行開幕茶會,邀請觀眾一起感受藝術家張立曄畫筆下的「靈光世界」。

藝術家張立曄有感於現今社會被各種科學知識和便利的科技埋沒,人們的注意力亦被「人造世界」所佔領,已經忘卻了過去那種對於世間萬物的景仰、敬畏之心,就連許多影像藝術的展現,或許是為了應對現代人的娛樂與消遣,抑或隨著時代演進而不得不作出改變,也大多失去了藝術應有的那種專注、沉浸的靈性光輝。是以其認為藝術創作必需迎回靈光,召喚靈光回到每個作品之中。

圖一說明:藝術家張立曄與其展出作品。(記者吳柏瑋攝)

近幾年張立曄關注的「萬物有靈論」思維,正好與「靈光重現」的意義相結合。每一隻動物、每一隻魚、蝴蝶花朵、大樹大山,都帶著神性,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每個生命都在完成自己的生命歷程,即使是草木石水山川亦具有生命,都是能量不同的集合體,以獨特的形式展現出來。而能量就是光,靈光亦即每個生命體內在小宇宙所散發的獨特生命之光。而其作品想要表達的,正是此泛靈論的思維下,每個生命體散發的靈動與豐饒生命力,並牽動人與自然的重新聯結。

圖二說明:藝術家張立曄分享關於「靈光」的創作概念。(記者康菱姍攝)

圖三說明:展出現場一隅。(新思惟人文空間提供)

圖四說明:展出現場一隅。(新思惟人文空間提供)

展期自即日起至10月19日止,現場展出數幅富含作者獨特觀點的畫作,帶領大家透過光與色的流轉,共享藝術的流動時刻,並一同體會每一道筆觸所喚起的內在動能及萬物生靈所散發的耀眼光芒,感受這場關於靈性、能量與美的「萬物有靈光」。

圖五說明:看展民眾對作品進行討論。

圖六說明:藝術家張立曄與看展民眾近距離交流。

展出訊息:

「萬物有靈光」—張立曄個展

藝術家∣張立曄

展期∣ 2025.08.09- 2025.10.19

開幕茶會∣ 2025.08.16(六) 14:30

展場∣新思惟人文空間 (高雄市三民區河堤路298號2樓)

開放時間∣週二~週六 10:00-18:30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其他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