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手機,點開社群媒體,各種亮麗的時尚潮流來來去去,但誰才是那恆久的第一浪潮呢?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簡稱史前館)今(21)日於康樂本館舉辦「第一浪潮︰臺灣原住民族當代時裝藝術展」開幕典禮,讓來自不同族群的時裝藝術在展覽中彼此激盪出創意的火花。這場展覽不僅是向傳統致敬,更是當代原住民族的美感力量的爆發,帶領觀眾探索臺灣原住民族如何透過時裝藝術,定義屬於自己的時尚。展期自即日起到2026年3月20日止,歡迎民眾踴躍參觀,一起慶祝這場永不退潮的時尚季。
圖一說明:特展開幕表演-在地部落青年組成的原魂歌舞團,以傳統與當代融合的舞蹈呼應展示內容進行展演。(記者吳柏瑋攝)
本展是繼2022年史前館與澳洲本迪哥美術館合作的「第一浪潮:當代澳洲與臺灣原住民時裝藝術展」後的再度呈現,以「共潮生」、「從採植開始」、「衣服的記憶」及「手藝轉生」等四大主題,探討當代原住民族如何透過時尚語彙,賦予服裝更多關於自己、社群、時代與自然的連結。 展覽呈現了Aing banday(嚴玉英)、Ljumiang Pacekelj(許春美)、Seta Bakan(張鳳英)、尤瑪.達陸及Ljavaus Aluguyan(陳利友妹)等五位原住民族人間國寶藝師的精湛作品,並展示了14家品牌、28位設計師、超過40件具代表性的臺灣原住民族時尚服飾及配件創作,這些作品講述族群傳統服飾及配件的原料、技法、色彩,在當代被轉譯、被不同文化及技術揉合創新應用的故事。
圖二說明:排灣族人間國寶Ljavaus Aluguyan(陳利友妹)藝師為特展開幕致詞。(史前館提供)
在開幕典禮上,史前館館長蔡政良感謝來自工藝、藝術與設計領域的原住民創意工作者們,努力把千年傳統保留下來;謝謝當代時裝設計師的加入,讓我們看到原住民族服飾更多的可能性,也感謝策展團隊及同仁的努力,圓滿完成這次別具意義的特展;服裝不只是穿在身上的文化、記憶,更是對未來的盼望,史前館期待未來能跟各位如同繡線一般緊密連結與交流,一起創造新時尚,讓這波浪潮持續往世界各地散播而去。澳辦經濟暨政策處副處長Ingrid Lennon表示,很高興再次來到臺東,見證澳臺交流的豐碩成果,無論是澳洲還是臺灣原住民文化都擁有深厚的根基與獨特的魅力,亦屬於澳臺交流關係重要的一部分,澳洲與臺東史前館在藝術及原住民文化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夥伴關係,她期待未來能夠有更多關於原住民文化的合作,為這份傳統注入更多的現代力量。人間國寶藝師Ljavaus Aluguyan(陳利友妹)特別感謝文化部「『2022臺北時裝週SS23』原住民族人間國寶跨界時尚」的計畫,讓她有機會站在這裡與大家分享,也感謝史前館讓這個計畫的作品能回到臺東展出,讓大家看到排灣族傳統刺繡的不同面貌。
圖三說明: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蔡政良館長為特展開幕致詞。(史前館提供)
圖四說明:澳洲在臺辦事處副處長Ingrid Lennon為特展開幕致詞。(記者康菱姍攝)
開幕典禮特別舉辦時裝藝術作品捐贈儀式,三套由賽德克族藝師Seta Bakan(張鳳英)與DYCTEAM跨界合作的設計作品,由史前館館長蔡政良代表接受。此次捐贈不僅讓史前館得以保存人類珍貴的文化資產、集體記憶與創造力,更深化了史前館與社會之間的連結。
圖五說明:時裝藝術作品捐贈儀式合影-(左起DYCTEAM品牌共同創辦人暨品牌總監陳曉安、DYCTEAM品牌主理人暨設計師趙之逸、史前館蔡政良館長、賽德克族人間國寶Seta Bakan(張鳳英)藝師、第一浪潮策展人黃郁倫)。(史前館提供)
歡迎大家都能來到史前館,走進這場時尚與文化交織的饗宴,親身感受原住民族的時尚脈動,與這波永不止息的潮流同行。
圖六說明:策展人黃郁倫進行展廳導覽。(史前館提供)
圖七說明:展場一隅。(記者吳柏瑋攝)
「第一浪潮︰臺灣原住民族當代時裝藝術展」
展覽時間:2025年11月11日至2026年3月20日,週二至週日 09:00-17:00
展覽地點:史前館康樂本館第二特展室(臺東市博物館路1號)
網站:https://www.nmp.gov.tw/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MPrehistory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national_museum_of_pre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