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humbnail
燕巢開基祖廟 追溯兩征戰軼事

 Line

WeChat

「波新聞」昨天刊出,燕巢區角宿路滾水坪「開基祖廟」,無奉祀任何金身,也無撰寫任何對聯罕見新聞報導後,宗教研究學者劉自仁,賡續提供「開基祖廟」有關該事件之兩件征戰推測,對地方文史而言,彌足珍貴!

劉自仁深入研究,該案可追溯兩件相關推測事件,一為「搭加里揚之戰」,一為「郭懷一事件」。

劉自仁指出,有關「搭加里揚之戰」,根據《熱蘭遮城日記》中記載:「在南邊桌山附近與搭加里揚的野人交鋒…」,而「桌山」就是現在的「大崗山」,所以,可以確定搭加里揚部落位於岡山平原,但推估正確的位置,依甘為霖在《荷蘭統治下的福爾摩沙》提及:「12月25日,我們離村落很近,我們的敵人在渡河後就出現了…」因此,這條河應為現今的「阿公店溪」。

「搭加里揚之戰」朔自1624年(天啟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VOC)於大員(今臺南),正式開啟統治臺灣的時代。最初十年,荷蘭人並未蓄意經營,自1633年隨著與中國、日本之間問題的解決,荷蘭當局開始積極在臺灣擴張領土,主要征討的對象,即麻豆與搭加里揚。

由於1634年10月7日,因為新港人與搭加里揚發生衝突,導致新港死了四人,因此,10月29日請求荷蘭東印度公司協助新港人對付搭加里揚,於是11月1日前往堯港,11月5日在桌山(de Tafel)附近交鋒,有5名搭加里揚人被士兵射死,結束第一次征討。

到了1635年10月9日,VOC會議決定,出征麻豆與搭加里揚,12月21日到赤崁集合,12月22日登船,但氣候轉壞,所以轉為陸路,12月25日搭加里揚人在渡河後出現,新港人原本使用原始的矛,直到他們的前鋒出現,才用火槍擊退他們。

劉自仁指出,至於「郭懷一事件」,依據《東印度事務報告》:「這叛亂隊伍隱藏在離普羅民遮地區五荷里的地方,入口處有深而急的水流…」這地點的特徵是有水流阻隔,從里程五荷里等於24公里來算,「歐汪」的位置在岡山區後紅,旁邊的阿公店溪也相當符合入口處有深而急水流的條件。

而要從後紅到滾水坪「開基祖廟」,也必須經過阿公店溪。

1635年12月25日,「搭加里揚之戰」擊退居住平原上的原住民,佔領該處,招募福建漢民來此拓墾,種米種甘蔗。閩、粵漢人來臺拓墾,其後再採行高壓政策及各類重稅,1640 年以後又開徵人頭稅,由於徵收人員橫行霸道、敲詐勒索,如此種種都導致荷人與漢人的對立更為嚴重,最後爆發反抗。

1652年9月7日,「油車行」(今永康區)頭人郭懷一密謀聚眾,8日率數千漢人攻打「普羅民遮市街」(今臺南市民權路)殺害荷蘭人。熱蘭遮城當局聞訊,立刻派兵渡台江內海反擊,郭懷一不敵退敗,撤往離普羅民遮城約五荷里的「歐汪」(今岡山區後紅)附近,這裡地勢險要,入口有急流,荷蘭人要渡水路攻擊不易。

可惜的是,9日荷蘭當局召西拉雅族兵勇追擊。12日發現一條可以進出歐汪通道,不費吹灰之力就從這咽喉小道圍剿漢人。餘眾再往南逃,郭懷一在逃亡時被箭射死,整場事件才告結束。

圖/劉自仁提供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