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humbnail
嘉義縣義竹鄉龍蛟村塵封78年的空襲慘案:(十)

 Line

WeChat

廿五、龍蛟潭的「石敢當」變成「石感當」

台灣農村習俗,都會在村落的裡外置「五營」鎮煞保平安。所謂的「五營」,就是東、南、西、北、中。有人以「左青龍,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中麒麟」稱為五營。五營的設法,多數是建小將軍廟「營寮」,貌似非常迷你的小廟,也有在五營各置一座「石敢當」。

金門離鳥四面環海,海風特別強,人沒辦法擋海風,特別是東北季風,於是派「風獅爺」及「風雞」上陣。「風獅爺」和「風雞」成為金門特有的風情之一。在金門本島地區,幾乎每個村落都以「風獅爺」代替「營寮」及「石敢當」來為村落擋風鎮煞保平安。在小金門 (烈嶼鄉)則以「風雞」代替「風獅爺」或「石敢當」。

龍蛟潭村也設五營,置營寮,但是村裡東南角的一座石敢當,卻非常特殊,形狀與一般的石敢當一模一樣,但「敢」字卻用「感」字,「石敢當」變成「石感當」,「石」字的右上角,還加了一個注意符號頓號的「、」。

龍蛟潭人很少人注意到這座「石感當」與眾不同,對它的「來歷」更一無所悉,知道的人都滿腦的疑惑,但似沒人對它有興趣去探究。「石敢當」怎會變成「石感當」?當初設置時有沒發現?或者是刻意「變體」而設?有什特殊用意?

這座「石感當」豎在村內入口不遠處一戶林姓村民庭院的圍牆內,週邊圍籬與花草掩藏,沒特別去注意是不太可能看到的。

「石敢當」的「敢」字變成「石感當」的「感」字,這在台灣島內及金門絕對很罕見,甚至連大陸沿海的福建、廣東等省分也一樣少見,高手在民間、在網軍,但網路上也查不出相關的記載。

龍蛟潭村內這座特殊的「石感當」是否與空襲慘案後鎮煞的地理布陣有關?全村的人都不知。林姓住戶今年己76歲,他沒去注意「感」字與「敢」字不同這回事,只知道從小時候就有這座「石感當」,父執輩也未曾跟他說過這回事。

廿幾年前,「石感當」的底座略有傾斜,石塊也出現細小的裂痕,早年從事土木工的老村長黃振隆曾去協助重建底座及修補裂痕,但也沒特別去注意「感」字及「石」字右上角多了頓號的「、」。

黃老村長說,他對這方面沒有特別的研究,「只想把它扶正及修補裂痕而己」。

如此玄奇的「石感當」,其中之奧妙與玄機真的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連專業地理師也悟不透,最後以「這是出於非常特殊的八卦門派」作答案。有答等於沒答。

有些人,用比較輕鬆的角度看待「敢」字變成「感」字,提出一些新世代的見解,包括:買方出示給石雕師刻字時,字帖的原版就寫錯,石雕師刻字照原稿扣印就給它刻上去。有人說可能是石雕師傅刻錯了,例如將「滎陽堂」錯刻為「榮陽堂」。另有人說是雕刻師傅認為同音就好,而且改用「感」字比「敢」字更柔和有感。

至於「石」字右上方加了一個「、」,這較常見,不是錯字,只是增加大家的想像空間而己。在彰化鹿港後車巷也有一塊,路過的遊客經常停下腳步指指點點。有說是請法師寫碑帖時,像寫符令後都用筆加一點的慣性,雕刻師傅依樣畫葫蘆,也把那一點一起刻上去。

有人說加「、」是加強鎮煞的法力。還有人說,石敢當是用來鎮煞的,但如果反遭別人施煞時,就可透過「變字」來解煞,所以,才會把「敢」字變成「感」字。少數書法家寫到「石」字時,也會習慣的再加一點「、」,如同國畫大師畫完後在畫作上用力加蓋篆刻的石印一樣。

這座石感當上方的「太極八卦圖」,佈置也與一般的石敢當不太一樣,除了上下的「乾、坤」兩卦之外,其他右方的「巽」、「坎」、「艮」三卦的圖案,正好與左方的「兌」、「離」、「震」三卦,左右對調。這樣的佈置,是否有特殊的用意,不得而知。

村人不知真相,外人也無從正解,答案成謎,石字右上角的點爭議不大,但「敢」變成「感」,考倒一堆「地理仙也」,這題太難了,網軍的高手也「解」不了。這個謎就繼續留傳在龍蛟潭的天地間。

龍蛟潭人不在乎是「敢」或是「感」,反正只要能鎮煞保龍蛟潭境內平安,添丁發大財就是好的石敢(感)當。

廿六、龍蛟社區特殊的意象裝置:炸彈玉米

龍蛟潭村人口嚴重外流,己成寂寥的小農村,村內的龍蛟國小因學生人數太少而被廢校,一片荒蕪。今年村內國小一年級到六年級的學童人數,只剩7人,其中4人送往光榮國小,3人選擇到南興國小東華分校就學。曾經風華的龍蛟國小跟著龍蛟潭慘案走入歷史,校門口那棵老鳳凰木有情有義,每年的盛夏,繁花朵朵,但卻再也等不到畢業生了。

晚近十幾年,社區營造意識抬頭,少數留在村內的青壯輩用心投入社區營造工作,當地的農作,玉米最大宗,因此,又號稱為「玉米的故鄉」。

社區營造面向多元,社區入口意象裝置是「最佳男主角」,社區入口處設置了一座非常獨特的「炸彈玉米」。主體是玉米形狀,金黃色,旁邊就是玉米田,但五分像炸彈,五分像玉米,遠看似玉米,近看卻又像炸彈,三分看形像,七分靠想像。

玉米的品種分成好多種,老農一看就清楚,「炸彈玉米」這個「品種」,連龍蛟潭的老農都沒看過也沒種過。李姓老人不知這是搞創意的「意象裝置」,摸著頭笑笑的說他「種一世人的玉米,沒種過形狀這麼怪的玉米」。

現任村長黃銘弘及社區發展協會監事趙文賢指出,當初會將玉米與炸彈元素結合,就是因為玉米是龍蛟村最大宗的農作,而龍蛟村曾發生空襲轟炸慘案,所以才有這件創意圖騰做龍蛟潭的新地標。

龍蛟村老農經社區發展協會解說後才看懂了「炸彈玉米」,知道年輕人的創意,肯定年輕人的用心。但路過的外地人,還是看得霧煞煞,「龍蛟潭的玉米怎長得怪怪的?」。玉井是芒果的故鄉,芒果標誌一目了然,甲仙芋頭也一樣一看就懂,唯獨龍蛟村的玉米「長相特別怪」,顯然需要加設一塊解說牌。

社區發展協會還根據耆老的描述,重繪一幅龍蛟潭原貌的古地圖,彩繪在入口一片磚壁上,圖中還在當年慘案原炸點,畫了一枚炸彈的圖案做標記,告訴著龍蛟潭世代記得這裡就是當年「500基洛」爆炸的所在。

村長黃銘弘說,耆老日漸凋零,慘案發生的年代距今太久遠,能記憶的不多,但至少該讓龍蛟潭的子民知道78年前美軍曾無情轟炸龍蛟潭奪走數十條生命的悲慘歷史。這不是要村民留下仇恨,而是讓村民了解戰火的無情,也為這件慘案留下一頁地方文史。

黃村長雙掌合十指向天與地,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大家用心耕福田,祈天下太平,願天佑龍蛟潭。趙文賢則說他只要看到「俄烏戰爭」的新聞,就會聯想到美軍轟炸龍蛟潭的慘痛,「戰火最無情,受害的永遠都是老百姓,俄烏快停火吧,海峽兩岸也千萬不要輕啟戰端」。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