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humbnail
南華大學建築系獲「舊屋力永續創新提案」全國創新設計首獎

 Line

WeChat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於9月28日舉辦「114年舊屋力永續創新提案競賽」頒獎典禮,南華大學建築學系學生徐瀚佐、周承雋及陳亮宇等三位組成的團隊以作品《從家屋到文屋-轉譯木都記憶的共享棲所》在競賽中脫穎而出,榮獲「學生組創新設計首獎」,並獲得獎金20萬元,充分展現學習成果與設計能量。自9月28日起,獲獎的20組優秀設計模型於嘉義市南院旅墅展廳展出至10月11日,讓社會大眾看見年輕世代對於嘉義木都文化的多元詮釋。
該競賽聚焦於嘉義市四間具代表性的老屋修繕提案,並以推動木構建築技術再升級、讓全國人民看見嘉義市的木構文化與美學為目標。今年吸引全國多所大專院校及專業團隊參與,競爭十分激烈。評審團對於南華大學建築學系團隊作品給予高度肯定,認為其提案兼具歷史脈絡、文化詮釋與當代空間使用的想像,展現出年輕世代獨特的觀察力與創意。


南華大學建築系此次獲獎作品《從家屋到文屋-轉譯木都記憶的共享棲所》,是以嘉義「木都」的歷史為基底,透過空間轉譯的方式,將老屋再生為共享棲所,連結家屋的生活記憶與文屋的文化價值。作品不僅重視建築本身的再利用,更強調人與自然的關係,呈現「空間如何隨生活而活」的理念。該團隊在感言中指出:「控制建築的不是設計師、建築師,而是人們。重點不在於屋子老不老、或使用什麼材料。資本看似可以決定一切,但真正決定空間的是人的浪漫,是大自然。房子怎麼活跟人怎麼活是同一回事,我們認為『家』是永遠待人定義的。」此外,團隊也特別感謝屋主把「家」提供出來做規劃。
南華大學校長高俊雄表示,建築學系學生團隊在教師節獲此殊榮,除代表其創意及專業深獲肯定,更是給師長們最佳的教師節禮物。同時也提到該系長年致力推廣與老屋議題之教育與保存行動,結合田野調查、工作營與設計課程,讓學生能在實地操作中培養問題意識與實踐能力。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陳正哲多年來亦引領「木都」計畫,除獲獎無數外,其研究與實踐已帶出「再築學」的新學域方向,發揮出跨域育才及再造產業的社會影響。
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陳正哲指出,南華大學建築學系強調跨域與在地並重,透過「做中學」的模式,鼓勵學生走入社區、理解城市發展,並在實際行動中找到建築與生活的意義。此次競賽學生不僅展現專業能力,更體現建築教育應與地方文化、社會需求緊密連結的使命,能榮獲首獎,不只是對學生努力的肯定,也展現出系所推動再築學、關懷地方的教育成果,更彰顯南華大學落實人文關懷與社會實踐的辦學精神。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