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humbnail
農業部召開養殖及海洋漁業因應美國關稅座談會 透過支持方案提升產業因應韌性

 Line

WeChat

因應美國8月7日對臺灣課徵20%暫時性關稅,農業部今(20)日在高雄與宜蘭分別舉辦養殖及海洋漁業座談會,農業部黃昭欽政務次長在高雄與養殖生產業者、地方政府、產業團體、水產加工廠等代表交換意見時表示,面對美國今年4月實施對等關稅,農業部立即提出「180億元農漁產業支持方案」,並舉辦9場次漁業座談會,廣納產業建言滾動檢討支持方案內容;隨後因應8月7日起適用20%暫時性關稅,該部推出修正之金融支持、提升產業競爭力及開拓多元市場等3大面向共6項支持措施,並受理農漁民、農漁業(民)團體及農企業提出申請,提供受影響產業必要支持,與業者攜手共同度過國際局勢挑戰。
農業部表示,因應美國關稅支持方案的修正,主要係為進一步提升供應鏈韌性,輔導產銷供應鏈依市場需求推動生產,包括新增養殖產銷合作生產獎勵,簽訂合約者每戶最高獎勵18萬元;透過政策引導鼓勵生產高品質與高經濟價值產品,如放養優質吳郭魚、鱸魚種苗分別額外加碼補助至最高4萬元及20萬元,另具備產銷履歷者則加碼2萬元獎勵,若進一步生產大規格魚貨(每尾1,200公克以上),可在獎勵基礎上再加碼獎勵最高20萬元。在加工端,除原有的水產品安全檢測外,依業界建議新增針對供應美國市場加工廠必須備有SQF(食品安全品質標準)、PCQI(預防性控制資格人員)認驗證或證照,以及國際認可之ASC、BAP等國內外驗證之獎勵項目,除擴大業者申請適用範圍,並輔導業者接軌國際標準。至於在擴大外銷出口獎勵品項方面,除吳郭魚、鱸魚依外銷型態調整獎勵內容,並新增虱目魚、魷魚及觀賞水族活魚等品項,以協助業者穩固及拓展美國市場。
除農業部今日在高雄辦理2場座談會外,該部漁業署也在蘇澳區漁會辦理「因應美國關稅海洋捕撈產業支持措施」座談會,與會者就各項支持措施踴躍提出建言,包括虱目魚、石斑魚、觀賞魚等除已列為獎勵外銷品項外,建議可依產業型態調整支持措施,如輔導取得認驗證及水產品安全檢測等;在獎勵合作生產方面,除已公布的生產端外,建議涵蓋加工端,以及擴大輔導取得國際認驗證對接國際市場提升體質;此外,也建議除獎勵外銷穩固市場外,更應結合地方政府擴大國內行銷,並鼓勵國人增加國產水產品的消費。
對於產業所提各項建言,黃次長除逐一回應外,也指示漁業署將業者建言列入未來滾動調整支持措施的重要參據,讓相關措施更貼近產業實務需求,發揮最大效益。
農業部強調,臺灣水產品優良的品種、品質及安全保證,為我國重要的國際競爭優勢。因應美國關稅政策及國際情勢變化,該部將持續辦理系列座談會,讓產業界了解並支持政府所提相關支持措施,以利攜手以優質安全整體形象共同行銷,建構韌性漁業佈局全球,強化臺灣水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業者如有任何疑問或建議,可撥打「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農業部門」諮詢專線(0800-528-989),在週一至週五08:30至18:00將提供諮詢服務。
圖/農業部黃昭欽政務次長(右 )、漁業署王茂城署長(中)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