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humbnail
從北京到臺灣:一次文化與情感的深刻對話

 Line

WeChat

在北京,古都的莊重與現代的繁華交織成一幅幅動人的畫卷,而金明春心中,卻總懷揣著一個遙遠的夢,一個關於海峽對岸,那片名為臺灣的島嶼的夢。兩地雖相隔近2100公里,但那份流淌在血液中的文化基因,那份血濃於水的深情,如同無形的紐帶,緊緊相連,不曾斷裂。正如宋詞所雲:“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終於,金明春有幸踏上這片寶島,親身體驗那份跨越千山萬水的情誼,感受那份同根同源、血脈相連的同胞親情。

初抵臺灣,迎接我的是那溫柔的海風與和煦的陽光。阿里山的雲霧繚繞,如同仙境一般,讓金明春不禁想起古人筆下的“山川之美,古來共談”。漫步在蜿蜒的山間小徑,耳邊是潺潺的溪水聲和偶爾傳來的鳥鳴,心靈仿佛得到了淨化。那棵棵參天的神木,見證了歲月的流轉,也訴說著兩岸共同的記憶與故事,恰似唐詩所言:“歲月本長,忙者自促。”

人文景觀中,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珍藏讓我歎為觀止。從青銅器到瓷器,從書畫到玉器,每一件展品都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它們靜靜地訴說著過往的輝煌,讓身為華夏子孫的我自豪感油然而生。在這裡,金明春仿佛穿越了時空,與古人進行了一場無聲的對話,感受到了那份跨越千年的文化傳承,正如宋詞所描繪:“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臺灣的風土人情,更是讓人心生暖意。在九份老街,狹窄的石板路上,兩旁是各式各樣的小店,空氣中彌漫著茶香與咖啡香。這裡的居民,無論是店主還是路人,臉上都洋溢著友善的笑容,那份淳樸與熱情,讓人瞬間忘卻了旅途的疲憊。夜晚,燈火闌珊,遠處傳來輕柔的民謠,那一刻,金明春仿佛融入了這片土地,成為了它故事中的一部分,正如唐詩所雲:“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民俗文化方面,我有幸參與了台南的廟會。那是一場色彩斑斕的盛宴,舞龍舞獅、布袋戲、歌仔戲……各種傳統藝術輪番上演,觀眾席間不時爆發出熱烈的掌聲與歡笑聲。在這裡,金明春看到了臺灣人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堅守,也深刻體會到了兩岸文化同根同源的真諦,正如宋詞所唱:“共飲長江水,此情無計可消除。”

說到美食,臺灣真是一個讓人流連忘返的地方。從夜市的小吃攤到高檔餐廳,每一道菜肴都蘊含著匠人的心血與創意。無論是香氣四溢的牛肉麵,還是甜而不膩的珍珠奶茶,亦或是口感豐富的肉圓,都讓人回味無窮。每一口食物,都像是在講述一個關於味道的故事,讓人在味蕾的跳躍中,感受到了家的溫暖,恰似唐詩所描繪:“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在台期間,最讓我難忘的,是與臺灣民眾的交流互動。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金明春參與了一個社區的文化交流活動,與當地的居民圍坐一起,分享各自的故事。從北京的胡同文化到臺灣的漁村風情,從共同喜愛的詩詞歌賦到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大家的心,在一次次的交流中越靠越近。那一刻,金明春深刻感受到,儘管地理上有所隔閡,但那份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傳統文化的尊重,以及對家人的深情厚誼,是我們共同的語言,也是彼此最寶貴的財富。正如唐詩所言:“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此次臺灣之行,不僅讓金明春領略了寶島的自然風光與人文魅力,更讓我深刻體會到了兩岸人民之間那份難以割捨的血脈相連。距離雖遠,心卻相近。在這片充滿故事的土地上,金明春學會了更加珍惜每一次相遇,更加堅信,無論未來道路如何曲折,那份血濃於水的情誼,將永遠是我們前行的力量。

圖/金明春,中學正高級教師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