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海洋素養教育向下扎根、深化教師海洋素養教育創新實踐,海洋委員會於今(29)日在臺中世界貿易中心舉辦「海洋素養創新教學競賽決賽暨社群成果觀摩會」。本競賽自6月起歷經書面初賽及分區複賽層層選拔,最終由全國30隊師生晉級決賽,角逐特優、優等及佳作等殊榮。活動以自美國引進的「海洋科學序列(Ocean Sciences Sequence, OSS)」教材為核心,由參賽師生透過現場教學演示、探究展示與跨域實作,展現臺灣海洋素養教育的能量與創意。
從實驗探究培養海洋素養 OSS教材引領師生實踐跨域創新教學
本次競賽以實際課程操作與科學探究為核心精神,教師與學生共同以OSS單元設計課程主題,從「觀察浮游生物」、「比較棲息地」、「碳循環與氣候變遷」到「洋流調查與能源永續」等議題,將海洋科學轉化為生動的學習歷程。參賽隊伍分為高中、國中、國小三組,每組皆展現跨學科整合與行動學習的成果。
整場競賽活動亮點滿滿,例如北區的暖暖高中以「找出碳的秘密」引導學生理解碳循環對氣候的影響;中區的永寧國小則以「從高美濕地到海洋食物網」串連在地生態;南區的東港高中則以「人類活動與近期氣候變化」反思永續責任;東區東華附小則以「我們的海洋,我們來守護」探討從水中生物到海洋地景與能源的永續思辨。這些主題不僅彰顯了海洋科學實作與探究的精神素養,更讓學生從探究中理解人與海洋的關係,將「知識」化為具體的「行動」,最終形塑管碧玲主委再三強調「人類對海洋的謙卑與感恩,以及面對永續發展時的價值與態度」的海洋素養內涵。
透過競賽機制,教師得以展現教學創新力,學生也能在過程中培養觀察、思辨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活動也特別結合「海洋素養入校教學觀摩分享會」,邀請全國海洋素養種子教師現場展示教學成果,同時互相觀摩學習,讓教學經驗能在社群中交流與擴散,形成良性循環,進一步擴大海洋教育的影響力。
深化素養、擴散影響 海委會力推海洋素養教育在地生根
海洋委員會林麗英處長致詞表示,推動海洋素養教育一直是國家重要的海洋政策,在管碧玲主任委員的支持及積極爭取下,海委會獲得行政院核定四年新臺幣3億9,400萬元「建構海洋素養典範國家與海洋產業人才升級計畫」。透過海委會與海大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合作推動,已完成「海洋素養種子教師培訓」、「補助海洋素養入校教學」及「海洋素養創新教學競賽」等多元策略,成功培訓全國超過300多位具備海洋素養教學能力的種子教師,未來透過實驗、探究與思辯的教學過程,以啟發式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探索海洋的奧秘,並把抽象的科學概念轉化成具體有感的教學,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未來期待大家把這些教學經驗帶回學校、帶回社區、帶回家庭,讓更多人認識海洋、親近海洋,成為真正懂海、愛海、護海的海洋公民。
頒獎典禮與教師分享 見證海洋教育推動成果
競賽結果最終由臺南市南科實小、臺中市大道國中與新竹市竹東高中以精采的教學演示榮獲特優,同日下午頒獎典禮特別由海洋委員會林麗英處長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李明安副校長共同出席,並於現場頒發「表現優異種子教師」及「海洋素養創新競賽優勝隊伍」獎項,公開表揚海洋素養種子教師及社群的專業與投入。典禮首先播放「海洋素養推廣精華影片」,帶領與會者回顧海洋委員會一年來在全國各地推動海洋素養教育的歷程與成果,畫面中從海洋素養種子教師研習、入校教學實踐,到孩子們親手操作海洋科學實驗的身影,象徵海洋素養教育在校園中已逐步萌芽。
頒獎後舉行的「種子教師入校心得分享」更是活動一大亮點。來自各地的8位教師代表依序分享自身在學校推動OSS課程的經驗與挑戰,從課程設計到學生回饋,皆展現出海洋素養教育的豐富內涵與成果。他們表示,感謝海委會及國家海洋研究院引入OSS教材,不僅提供教師一套創新的教學方式與理念,更讓學生以實作探究的過程理解海洋的奧秘,啟發邏輯思辯能力,推動學校成為「學習海洋、行動海洋」的基地。
知海、愛海、惜海 打造共融永續的海洋國家
本次決賽圓滿落幕,現場展現的不僅是教學成果,更是臺灣海洋素養教育能量的縮影。未來,海委會將持續推動海洋素養教育,讓更多教育現場了解海洋素養的重要性,並以創新方式融入教學現場,進一步影響社會大眾,讓海洋素養「知海、愛海、惜海」人海共融與永續精神,成為每一位國民的日常價值與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