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humbnail
澎湖望安舉辦「海洋聚落藝文扎根計畫」營隊活動 海洋委員會鼓勵探索在地海洋文化與永續意識

 Line

WeChat

澎湖縣望安鄉公所獲海洋委員會「海洋文化領航計畫」補助,於9月27日至28日在望安島舉辦兩梯次的「114年度望安南方群島海洋聚落藝文扎根計畫」營隊活動。活動結合海洋藝文創作導覽、文化資產導覽、澎湖褒歌講堂與生態走讀,透過有形聚落空間與無形歌謠傳統的交織,展現望安島嶼地貌與多層次的海洋文化。

從聚落到歌謠,深度體驗澎湖海洋文化
本次營隊成員包括澎湖縣馬公市及望安鄉社區成員,行程首先安排至花宅海邊美術苑參訪,該美術苑位於有形文化資產重要聚落建築群望安花宅之內,同時也是法國在台協會2024福爾摩沙藝術駐村指定據點及百大文化基地,現正展出藝術家陳景容以望安海岸及聚落生活為主題的畫作,是認識望安海洋聚落文化的最佳窗口。

營隊課程接續以無形文化資產澎湖褒歌為主題,邀請澎湖縣政府登錄的澎湖褒歌保存者洪敏聰先生,以及來自望安鄉的90歲高齡唸歌耆老葉成仁先生進行分享。洪敏聰先生長年致力於褒歌保存與推廣,而早年從事遠洋漁業的葉成仁先生,則以其獨特的「討海歌」吟唱望安漁村風光,展現庶民文化之韻味。藉由有形的海岸聚落空間與無形的海岸歌謠相互輝映,營隊完整呈現澎湖海洋文化的多層次樣貌。

永續海洋講堂與實地巡禮,親身體驗望安海岸風貌
活動亦特別安排「永續海洋聚落講堂」,由望安花宅出身的退休教師曾文明擔任講師。曾老師以自身成長經驗與專業背景,深入剖析望安聚落發展的歷史脈絡,帶領學員理解在地居民如何依循自然環境、產業轉變與生活需求,逐步建構出具有獨特風貌的聚落樣態。透過講堂分享,參與者不僅對望安海岸聚落的生成與演變有更全面的認識,也進一步體會海洋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所具備的特殊價值。
下午行程則舉辦「海洋聚落巡禮」,引領學員親身走訪望安島的重要地景。隊伍首先登上望安島最高點天台山,俯瞰望安島嶼地貌及海岸線。隨後前往望安綠蠵龜觀光保育中心,透過專業人員的生態解說,學員們得以深入理解綠蠵龜的生活習性與保育現況,並進一步思考人類活動與海洋生態保護的關係。巡禮活動讓學員以身體力行的方式,深化對海洋永續的認知與責任感。
海洋文化領航,從在地聚落到藝術體驗

海洋委員會表示,本次營隊活動以在地文化資產為主軸,在建築空間與日常生活中展現海洋文化蘊含的各樣形式,顯現海岸聚落的在地特色及文化能量。海洋是臺灣重要的自然資源與文化根基,如何凝聚社會對海洋的認識與情感,是海委會長年致力推動的政策方向。透過補助藝文體驗活動,海委會希望以藝術語言將海洋議題結合大眾可親近途徑,讓民眾藝術活動的帶領中,自然而然產生對海洋文化更多的想像及認同。

未來海委會將持續推動「海洋文化領航計畫」,鼓勵更多優質的海洋主題藝文活動,以在地海岸聚落為基礎,演繹傳統並創意呈現,讓「海洋」不僅是地理環境的存在,更是文化、記憶與價值的共同體。讓日常的海岸生活,具備多元魅力的海洋藝術樣態,進而形塑海洋文化的各類可能。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