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下午1點30分,中華民國儲蓄互助協會(下稱本會)2025年度會員代表大會於高雄義大皇家酒店六樓演講廳拉開序幕,由李春風理事長擔任大會主席,與會貴賓有內政部合作及人民團體林振祿司長、高雄市政府社會局蔡宛芬局長、中華民國信託業商業同業公會呂蕙容秘書長、原住民族委員會經濟發展處羅玉君科長、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吳銀條理事及諸多立法委員辦公室主任等產官學界貴賓先進蒞臨指導,本次大會籌備工作由本會高雄區會余俊祥主任委員擔任。
儲蓄互助社係由一群具有共同關係的人組成,以「自助互助」方式,用民主方式營運,集結資金貸款給需要幫助的社員,以改善生活,如修繕房屋、購置交通器具、籌措教育基金等;增進生產,如購買生產工具及資材等。儲蓄互助社不僅能增進社員生活福祉,發揮社區營造效能,達成合作運動整體表現,善盡社會責任,實踐志願服務的人生,正符合『庶民經濟』及『共享經濟』的落實。儲蓄互助社就像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所提平民銀行一樣,是一個便捷、利民的基層合作金融網絡,我們期許將儲蓄互助社運動推廣到全國各地,建構成社區發展的心脈。
儲蓄互助社運動約於一個半世紀以前發源於德國鄉村,因符合基層民眾需要,很快傳遍全歐洲,1900年傳至加拿大及美國,1945年美國儲蓄互助社聯盟會設立「世界推廣部」將儲蓄互助社理念推廣到全世界。中華民國儲蓄互助協會與亞洲其他13個會員國共同組成「亞洲儲蓄互助社聯盟會」。在1971年亞洲聯盟會與6個洲際聯盟會共同組成「世界儲蓄互助社議事會」,同時也確立儲蓄互助社由下而上的組織系統。1984年世界儲蓄互助社議事會大會更決議儲蓄互助社的經營原則是依據合作原理及平等、公正與自助互助的中心思想為基礎,而原則核心就是人性發展及人類兄弟愛的觀念,並致力於謀求個人與社區更好的生活。
我國儲蓄互助社運動自1963年引進發展,1997年立法通過,至2024年底參加協會為團體會員共有318個社,社員人數逾21萬6,698人,其中以原住民族為共同關係的社約占32%,社員人數6萬8千餘人。而以偏鄉為共同關係的社約占60%,社員人數13萬餘人。全國資產總額272億元,放款累計141餘萬筆,放款金額累計達2,131餘億元,每人平均儲蓄股金10萬6,457元,每筆貸款平均約15萬904元。因此不論是社員人數、資產總額都呈現穩健的成長。
儲蓄互助社運動在台灣已推廣逾60年,今年在高雄區會各儲蓄互助社理監事幹部及志工齊心努力,精心籌備策劃下,使全體與會者感受到高雄在地的溫暖與熱情,更體現儲蓄互助社的志願服務精神。全國儲蓄互助社未來更要攜手深化合作基礎、凝聚共識,破除一切困難,使儲蓄互助社運動綿延永續。
開幕式(一)
開幕式(二)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局長 蔡宛芬
原住民族委員會 經濟發展處金融服務科科長 羅玉君
內政部合作及人民團體司長 林振祿
中華民國儲蓄互助協會理事長 李春風
中華民國儲蓄互助協會副理事長及高雄區會主委 余俊祥
中華民國信託業商業同業公會秘書長 呂蕙容
大合照
#p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