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委員會創新啟動「復振航海文化力」計畫,期待從人文領域,創造人與海對話的新語言。今年召集歷屆參與「復振航海文化力」的演藝團隊,共創「藝起海洋─海洋新創戲劇展演」,以舞臺為洋,人為扁舟,引領觀眾重新凝視向海的文化經緯,於今(9)日在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盛大登場。
海委會管碧玲主任委員表示,她致力於賦予海洋藝文納入國家文化核心的敘事版圖,這場匯集藝術家優席夫老師、洪根深教授及柯金源導演的恢弘製作,在國家級藝術殿堂演繹海洋超越了地理邊界,以藝術書寫這片島嶼和海洋交融的深邃脈動。
本節目主視覺由國際知名的阿美族藝術家優席夫老師授權提供。畫作色彩鮮豔紅黑線條強烈對比,刻畫身體與海浪般的力量,作品象徵與海共融,以智慧、勇氣迎來海洋的『豐收』,展現原住民航海文化的生命韌性與榮光。這幅畫成為「藝起海洋」的靈魂,展現出舞者在光影與旋律中,描繪臺灣海洋的血脈。
標準字「藝起海洋」,則由現代水墨大師洪根深教授惠賜。洪根深教授的墨寶,字形蒼勁雄渾,展現出海浪起伏的韻律與氣象,寓意海洋文化綿延不息、精神生生不滅。其筆法流轉間蘊含太極動勢與潮汐節奏,寫出島嶼胸襟與大海堅韌,象徵臺灣向海發展的文化力量。
海委會表示,世界的舞臺在海洋,海洋是國家發展的關鍵,文化更是臺灣面向海洋的舵手。海委會積極推動「復振航海文化力」,大力支持海洋藝文的創作,即期待透過人文的視野,引領國人拓展藍色國土的無限可能。
海委會創設「海洋文化獎」,樹立海洋文化保存、維護與發揚之典範,領航國人以文化及美學開啟海洋無限可能;海委會推動「海洋文化領航計畫」,從「薪傳」、「船藝」與「藝海」三個領域,推動海洋文化行動方案,不僅關注於傳統造舟與航海技藝的承傳與實踐,也鼓勵各式駐地及跨域的藝術創作與海岸聚落的創意發展。
從國家級文化獎項的設置,到公私各界遍地開花的計畫響應,海委會一步一步透過人才培育、公私協力到典範樹立的全方位策略,凝聚全國對海洋的熱愛與認同,未來亦在此基礎上,持續深化政策推動的廣度與深度,讓海洋成為全民共同的行動與生活實踐。期盼我們能以文化為帆、以實踐為槳,乘風破浪,航向更寬、更廣、更遠的世界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