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humbnail
蘆竹五福宮奇觀「使者公蛇洞」供養錦蛇

 Line

WeChat

「波新聞」日前報導有關拜蛇的新聞,對宗教有深入研究,畢業於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的劉自仁指出,桃園市蘆竹區「五福宮」的「使者公」就是拜蛇,意義不尋常。
對宗教有深入研究與分析的劉自仁指出,田野調查,蛇神確實多為原民信仰,桃園市五福宮的使者公就是拜蛇,其信仰也跟當地原民有關。
劉自仁引述研究資料說,「五福宮」係台灣第一座主祀武財神玄壇元帥的廟宇,創建於明朝鄭永曆年間,至今已360年,是桃園歷史最悠久的財神廟,也是國家三級古蹟,2013年獲選內政部「臺灣宗教百景」之一,深具歷史意涵。
據悉,五福宮舊稱「玄壇廟」或「元壇廟」,俗稱「南崁元帥廟」,該廟主祀之玄壇元帥,據傳是由明鄭士兵迎來供奉。


劉自仁引述研究資料說,最特殊的是,位於五福宮後殿內的「使者公蛇洞」,是1977年(民國66年)建造,安置錦蛇,臺灣俗稱「南蛇」。
祭拜緣由是,1924年9月颱風侵襲,廟宇損壞嚴重,地方仕紳集資重建擴建時,發現基地下群蛇棲息穴中,經撲捉未獲,不知去向,隔年12月完工落成當天,突然有蛇聚集於宮前,後來又忽然不見,當時村民皆稱「神蛇」為「使者公」,而後常出沒於廟內外遊動,廟方擔心信眾驚恐,乃建造「使者公蛇洞」,蒐集神蛇於洞中供養。
劉自仁引述說,現在所看到的「使者公蛇洞」,是五福宮進行第9次重建時更新過。天氣好時,可看到錦蛇盤據在樹枝上,引為奇觀。
圖/蘆竹(南崁)五福宮。維基百科,由 James-in-europe - 自己的作品, 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28075291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